行业资讯
程并强:让工匠精神在建筑产业落地生根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此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与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如何做好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来自冶金建设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副董事长(外部董事)程并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积极推动建筑工人产业化的建议。
 
  “在工匠精神传承比较好的德国,无论是社会受尊重程度,还是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技术工人都不比大学毕业生低。我国要提倡工匠精神,就需要推动建筑工人产业化,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技能,这是使工匠精神能够落地的途径。”程并强代表在建议中说。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大量以劳务企业单纯用工形式存在,人员素质及技能提升、社会政治地位、家庭归属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解决,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对建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项目总承包和工业化建造带来了较大的制约。
 
  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施工效率低,培训和学习的难度也大。不仅劳务公司对劳务人员开展的培训少,社会上的技能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导致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提升亟待加强;同时随着劳务人员的老龄化,人员逐步减少,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也不愿意从事劳务工作,造成劳务市场的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快速攀升。此外社会保障也相对滞后,劳务人员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社会保障不协同,很多劳务企业对劳务人员未进行各类社会保障投保。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程并强代表一直关注建筑产业工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建筑工人产业化既是提升国民素质、适应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决定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度和质量的关键,我认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一体规划、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程并强代表建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地方由行政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住建、人社、教育、卫生、工商、税务、农业农村等行政管理部门,成立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领导机构,统一规划制定涵盖劳务公司规范管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技能培训鉴定、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等内容的总体方案;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劳务公司用工标准、劳动保障、上岗培训、资格评定等方面的规定和办法,大力发展以专业工种作业为主的专业劳务企业。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畅通融资渠道,保证劳务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工人的正当所得。健全产业工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解决好产业工人的医疗、社保、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异地、异企转结等社会保障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程并强代表的建议,认为对开展下一步工作很有启发,将会把有关意见和建议充实完善到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更好地指导全国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在2020年底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建筑业农民工向建筑工人转变、加强建筑工人技能培训鉴定等内容。
 
  早在2018年就选取了四川省叙永县、河南省固始县开展新型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试点,试点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建筑产业工人,取得了实效。如浙江省宁波市创建了宁波市建筑服务产业园,截至2019年,落户建筑劳务企业40家,营业收入近131亿元,税收超344亿元,服务农民工15万多人次,培训建筑工人10万多人次。四川省叙永县引导各乡镇注册建筑劳务企业30个、专业作业合伙企业5个、个体工商户30个,2018年实现创收5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在积极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医疗保障局等沟通联系,推进全国技能鉴定体系衔接、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权益等方面工作,不断完善建设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方案。
 
  “大型建筑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建筑劳务输出地方合作建立劳务基地。”程并强代表所在的中国五冶集团先行先试,积极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推进建筑业农民工向高素质技术工人转型,打造专业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五冶集团作为四川省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企业。
 
  程并强代表对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答复表示满意,展望未来,他说:“相信不久的未来,随着各项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将形成建筑工人高效就业、流动有序、培训充分、考核完善、权益有效保障的良性循环,建筑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增强,建设形成一支有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建筑工人队伍。”
发表评论